深入了解統一土壤分類法:土壤工程的關鍵知識
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土壤性質,因此為了區分土壤的不同以利設計時考量,就需要將土壤進行分類,而常用的土壤分類方法主要分為AASHTO系統 及 統一土壤分類法(USCS),其中AASHTO系統主要用於公路路基分類,統一土壤分類則應用於所有大地工作分類,因此本文介紹較為常用的統一土壤分類法。
統一土壤分類判斷準則圖
名詞解釋
在詳細介紹分類步驟前先就判斷過程中會用到的名詞做解釋:
均勻係數Cu
均勻係數用於表示土壤的級配狀態,Cu=D60/D10,其中D60表示在土壤粒徑分布曲線中,累積通過百分比60%所對應的粒徑。
曲率係數Cd
取率係數用於描述土壤粒徑分布曲線的曲線平滑程度,曲率係數Cd(或寫Cc)=[(D30)^2]/(D10*D60)。
casagrande塑性圖
casagrande塑性圖如上所示主要用於細粒土的土壤分類,分類圖中A Line 線以上為黏土,A Line 線以下為粉土或有機土,圖中液性限度50為一個分界線,大於50則代表土壤有較高塑性,相反的低於50則塑性較低,而圖中較特別的區域為A Line線以上,PI值介於4-7之間的範圍,此範圍為低塑性黏土及低塑性粉土(CL-ML)之混合物,將PI=7帶入A Line公式反算可得液性限度LL值=29.6,代表在此點以上才適合用A Line來做判斷,如果低於此點則不能使用,將使用PI值是大於7、小於4或介於7與4之間。
液性限度(LL)
由阿太保試驗所得之指標,代表土壤呈液態的最低含水量,土壤狀態液態與塑態的含水量分界。
塑性限度(PL)
由阿太保試驗所得之指標,代表土壤呈塑態的最低含水量,土壤狀態塑態與半固態的含水量分界。
塑性指數(PI)
塑性指數(PI)為液性限度(LL)與塑性限度(PL)之差值,在此範圍裡面會發生土壤的最大剪切力、最大壓縮量和最大粘著力。
A Line
在塑性圖中的一條斜直線其方程式可以表示為PI=0.73(LL-20),此線用於分類黏土及粉土或有機質之土壤,斜線上方為黏土,斜線下方為粉土及有機質土壤。
粗粒土分類判斷步驟:
1.土壤粒徑通過200號篩的比例大於或小於50%
通過200號篩的比例大於50%表示土壤中顆粒普遍小於200號篩的孔洞(0.075mm)所以是細粒土,相反的如果小於50%代表土壤中的顆粒普遍大於200號篩的孔洞(0.075mm)所以就是粗粒土,如果是粗粒土就可以繼續看通過4號篩的比例決定是沙還是粒石,相反的如果是細粒土就必須使用塑性圖進行判別。
2.土壤粒徑通過4號篩的比例大於或小於50%
通過4號篩的比例大於50%表示土壤顆粒普遍小於4號篩的孔洞(4.75mm)所以是砂(sand),相反的如果小於50%表示土壤顆粒普遍大於4號篩的孔洞(4.75mm)所以是礫石(Gravel)。
3.土壤粒徑通過200號篩的比例大於12%、小於5%或兩者之間
判斷完粗粒土是砂還是礫石後接著透過通過200號篩的比例大於12%、小於5%或介於兩者之間,可以更進一步區分土壤的狀態。
3.1土壤粒徑通過200號篩的比例大於12%-由塑性圖PI值判斷
當判斷出砂或礫石後再進一步判斷通過200號篩的比例大於12%時,就必須透過塑性圖判斷PI值及LL值是落於A Line之上方還是下方,如果位於上方則為黏土(C),下方則為粉土(M),結合前一步驟判斷的砂(S)或礫石(G),即可確定分類為SC、SM、GC或GM。
3.2土壤粒徑通過200號篩的比例小於5%-由Cu及Cd判斷
當判斷出砂或礫石後再進一步判斷通過200號篩的比例小於4%時,就必須判斷均勻係數(Cu)及曲率係數(Cd)是否符合判斷準則,之判斷準則如下
砂 : Cu >6且cd=1~3
礫石 : Cu >4且cd=1~3
如果符合上述判斷準則,則表示良好級配(W),相反的如果有其中一項條件不符合,則表示不良級配(P),因此結合前一步驟判斷的砂(S)或礫石(G)可以搭配出SW、SP、GW或GP。
3.3土壤粒徑通過200號篩的比例介於5%及12%之間-3.1及3.2之綜合
當判斷出砂或礫石後再進一步判斷通過200號篩的比例介於5%及12%之間時,判斷均勻係數(Cu)及曲率係數(Cd)是否符合判斷準則,
砂 : Cu >6且cd=1~3
礫石 : Cu >4且cd=1~3
就可以分類土壤性質為步驟3.1與3.2之組合。
參考:
[1]https://hackmd.io/@ab830220/r1mTUsOhI
[2]https://mail.geoengineer.org/education/laboratory-testing/atterberg-limits